有感而发

应约朋友的邀请,在6月20号星期二那天出席了张觉隆老师的分享会。 说实话,虽然喜欢音乐,可是我本身对马来西亚的音乐圈子并没什么深入的探讨。 当别人都说张觉隆老师 是个多厉害多有本事的音乐人时,还没见到他的我 真的无法感受到相同的心情。 觉隆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,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的大人。 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架子,看起来就跟个普通人一样样,跟他说话完全没有压力。 在分享会的2个小时,觉隆老师分享了他接触音乐的契机,感情,与一路奋斗过来的故事。 小时候内向,但因为喜欢上了一个女生,他开始以写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情。 渐渐的,他开始觉得其实自己是个可以写歌的人,并开始接触音乐直到现在。 觉隆老师的观点和想法大部分都是我所相信的。 1. 当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专业到一个点的时候,他反而会不自由。 2. 当个永远的学生,活到老,学到老。 3. 永远记得要自我增值。 4. 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,而不是单纯活着的人。 合照:左三为张觉隆老师 这些完全就是我所信奉的理论啊啊啊 我一直都相信着,人不可以只是在一个地方专业,不然以后反而会没什么路可以选择。 所以我在很久前也养成了 对什么事情都好奇,都想要研究的心态。 看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想要去了解,想要去学 (其实有点是知识焦虑在作祟)。 女朋友也因此对我说教过:你对那么多东西都有兴趣,时间够用吗?学那么多东西反而不会每一样都学得好吧? 的确是这样,说实话我也认同对太多东西有好奇心也算是缺点,可是我认为把它当做是优点来看待会比较好。 或许学的东西太多,不一定每件事都可以精通,可是这可以让我所知道的事情比一般人更广,视野也会自然比一般人扩许多。 而需要精通的,选几个自己喜欢的去做就够了。 为什么会那么的积极去学习,自我增值呢? 像我之前提到的,就是【知识焦虑】在作祟 XD 身在一个科技咨询那么发达的时代,大家都可以随性的通过网络看到各种不一样的资讯,想要学的东西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。 慢慢的,许多人会被影响,渐渐觉得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等等,会不会比其他人来得少?会不会就这样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?然后开始有了知识焦虑这一回事。 我相信很多人,尤...